AI+农业

智慧农业蓬勃发展,农民会消失吗?

发布时间:2019-11-21 12:13:27  来源:  发布人: 阅读量:

随着我们进入机器学习的新技术时代,人工智能和农业正变得密不可分。它带来了令人兴奋的无限可能性:从种子发芽,到保持作物的完整性,再到实际的收获过程。

联合国估计,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加到97亿人以上,那时很多饥饿的人口需要养活。相比于人口的大量增长,耕地面积只会增加4%。因此,解决办法不是扩大农田来种植庄稼和饲养牲畜,而是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土地。

回顾过去,我们看到大约70年前“绿色革命”的开始,它带来了灌溉系统的改善,农田机械化的方法,以及新型的人造肥料。


智慧农业蓬勃发展,农民会消失吗?



这些因素的叠加起来提高了粮食产量,据估计,全球约有10亿人从饥饿中获救。这种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如更高的产量,但也有许多负面因素:在有农场的地方,杀虫剂、化肥的过度使用和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情况都发生了。同时,那些耕作方法加在一起,向地球上的小溪和河流注入了大量的毒素,也耗尽了土壤的自然肥力。

智慧农业在我国不接“地气”,是因为很多技术要求,不是普通农民能够满足的。我国农业物联网设备主要产自高校院所的实验室,概念性产品多,实际产业化率不高,实验室理论研究与农业实际应用差异较大。当前我国的智慧农业仍是属于政府层面、院校专家层面、资金企业层面,真正的农民层面是没有的。像那种大型的养殖场、种植园,它们确实属于农业,但不属于农民。以前这类大型企业都是国企,里面工作的都是工人叔叔,不是农民伯伯。


智慧农业蓬勃发展,农民会消失吗?



这个问题挑战造成AI人才的竞争非常激烈。在科技初创企业社区中,人们普遍抱怨,在与软件、互联网和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雇主进行竞争的情况下,很难找到合适的AI人才。此外,即使招募到这些人之后,留住他们也是不小的挑战。一家MGV投资公司的机器学习专家最近被科技巨头招募,年薪超过700万美元。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人工智能与农业领域深度融合还面临着多重挑战,比如,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应用于农业技术还处于基础阶段、人工智能农业机器人的研发还不成熟,在投入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等,这要求有关部门从基础设施、技术供给、产业需求等多方面入手,全面促进人工智能与农业领域的深度融合,探索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在支撑能力方面,着力强化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及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技术供给方面,持续提升农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供给水平;在产业需求方面,大力培养农民应用人工智能的意愿与能力,不断地进行技术指导和相关知识的普及。


智慧农业蓬勃发展,农民会消失吗?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普及,未来智慧农业注定是大势所趋。但是我们国家土地面积辽阔,地理环境差异较大,每个地区的情况也不一样,对于智慧农业来说,能实实在在解决农业作业过程中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而作为农业企业来说,我们最需要的是有针对性的定制化服务:针对企业现状、农业需求进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既要省时、省心,又要高效、快捷,这样的智慧农业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版权所有 © 科智网 备案号:京ICP备19044848号-1 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QQ:103749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