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0多年发展,跨境电商已从过去的野蛮生长进入如今精耕细作的新阶段。它们以高成长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为全球经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同样一顶运动帽,“厂二代”们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每卖出一顶可以赚近5元钱,而他们的父辈习惯使用的传统外贸订单,却只能赚5分钱,两者相差近百倍之多。
这是发生在青岛胶州运动帽产业聚集区的真实案例,而帮助“厂二代”们实现上述目标的,是一家成立时间尚不到1年的电商企业。虽说跨境电商早已不是什么新概念了,但后来者凭什么能够脱颖而出?秘诀就在于其创新推出的“全托管”“柔性供应”等新模式。
区别于传统跨境电商平台,“全托管”模式就是由平台提供网站引流、跨境物流、知识产权等一站式服务,卖家只需接单生产和发货至平台国内仓库即可,无需考虑后续风险就能实现便捷出海;“柔性供应”模式则是通过少量、多次的快速响应,识别、归集不同国家市场的消费需求,为外贸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订单。此外,零佣金、国内集货、时销时结等平台新机制,也为企业出海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保障。
之所以对这些新模式多说几句,不只是为了强调新型数字贸易的创新活力和增长韧性。事实上,经过10多年发展,跨境电商已从过去的野蛮生长进入如今精耕细作的新阶段,这意味着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的代表,同样也面临着加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特别是一批平台新势力崛起,已向市场传递出跨境电商须迈向规范化、精细化发展的强烈信号。
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去年首次突破2万亿元,今年以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增速更是高达19.9%。目前,国内跨境电商主体已超过10万家,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规模的外贸占比由5年前的不足1%上升到如今的5%左右,贸易伙伴几乎遍布全球。跨境电商以高成长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为全球经贸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外贸行业依然承压前行,外贸企业面临的风险挑战已从疫情期间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等,转变为如今的外部需求走弱、海外订单下降。对于传统跨境电商而言,要学会顺势而为、应时而变,更要注重未雨绸缪、提前布局,抓住全球经贸格局变化带来的宝贵窗口期,加快推进业务内容、运营模式等一揽子创新。比如,针对全球产业链重构,未来跨境电商业务或将呈现“线上平台去中心化”特征,要加快促进ToB与ToC、线上与线下业务融合,以更完善的海外仓布局为厂商与消费者提供端到端的高效服务等。
国家层面对于跨境电商未来发展也寄予了厚望。今年4月份发布的《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跨境电商健康持续创新发展”“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带动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这既是外贸新格局下对跨境电商打造新型供应链关系的更高要求,也是跨境电商谋求更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市场呼唤有更多充满创新活力的平台企业,以服务者心态为外贸供应链赋能,助力制造业工厂发挥工贸优势,把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结合起来,在精耕细作中赢得更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