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说犀尊”展览上,展厅综合运用了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红外感应、增强现实等科技手段展示文物研究成果。本报记者 洪星摄
依靠数字科技,一件展品也可以撑起一场展览。近日,“数说犀尊”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展览以馆藏文物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为中心展开。展厅综合运用了5G、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红外增强现实以及定位系统、环境监测等现代技术,打造了一座集三维数据采集、数据融合、互动展示、活化利用、环境监测于一体的智慧展厅。
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是国家博物馆馆藏代表性文物,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时代价值。该文物也是犀牛在古代中国活动的“证物”之一。“数说犀尊”展览详细介绍了犀尊的历史背景、相关的青铜器知识、制作工艺等。
本次展览的亮点是综合运用了多种数字技术,观众可以借助以3D打印、小孔成像、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多种技术为基础建成的设施体验展览内容。例如,观众可以通过小孔观察犀尊身上的“错金银”纹理,直观感受其美感,并了解“错金银”工艺的原理。
展览还介绍了国家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建设成果。近年来,国家博物馆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网络技术,在透彻感知、泛在互联、智慧融合、自主学习、迭代提升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在服务观众体验的同时,为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的空间。(记者孙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