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城市

勇当科技创新生力军

发布时间:2022-04-24 09:46:29  来源:新华网  发布人: 阅读量:
勇当科技创新生力军

  浙江大学师生在超净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

  卢绍庆摄

勇当科技创新生力军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一角。

  王 磊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关键问题。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

  本期教育版,我们以浙江大学为例,呈现近年来高校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探索,期待更多高校勇于创新、力争一流,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更大进步,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编 者

  航空航天学院教授李铁风,带领团队研制自供电软体机器鱼,成功“打卡”马里亚纳海沟,在万米海底实现深潜驱动;化学系研究员冯建东,带领团队研发新型化学显微镜,对微观的单分子化学反应实现观察、操纵和测量……如今,在浙江大学,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领域崭露头角,日益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任务,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励,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了重要的高校力量。

  浙江大学在科技创新中的表现,就折射出我国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奋战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第一线的昂扬面貌。

  为人才松绑减负

  “学校对面向科技前沿的探索给予充分信任,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2013年,冯建东从浙江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前往欧洲直接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完成博士后工作后回到母校。谈及在母校深耕科研的感受,冯建东说:“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开展独立研究的土壤,青年学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术规划去建设实验室,这一点非常吸引我。”

  对新型化学显微镜的研究,源于冯建东中学时期对化学的疑惑。“为什么化学家观察化学反应不能像方程式那样,通过单分子直接演示呢?”这个问题一直埋在他心中。历经多年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积累,他回到浙江大学,追寻最初的想法。

  遇到只比自己大3岁的导师,化学系直博生董金润坦言,这让他在科学求索中更为轻松,与导师的交流也很顺畅,“冯建东老师教会我们建立‘科研审美’,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兴趣与方向。”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近年来,浙江大学通过实施优秀青年人才“百人计划”,优化实施预聘长聘制,持续为青年人才成长构建优良生态,保持45岁以下专任教师占比一半以上,着力培养青年教师成为服务科技创新的主角。

  科研成果的涌现,既源自师生“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也需要高校为人才“松绑减负”的勇气。

  去年博士毕业的盛峰,在大三暑假时加入物理学院郑毅研究员的课题组,开展二维材料的物理性质研究。围绕一个方向,课题组一干就是5年。“也有过迷茫的时候,老师总会和我们站在一起,寻找研究的突破口。”盛峰说,“我要做的就是‘深挖一口井’,做好每一次实验,测好每一个数据。”

  功夫不负有心人,盛峰和导师郑毅通过研究电子,首次在黑砷二维电子态中实现了对自旋的高速精准控制,并发现了新的物理现象,这将为未来高效率、低能耗自旋电子器件的研制提供坚实基础,研究成果也刊登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上。

  “学校对面向科技前沿的探索给予充分信任,给了我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这也让我们备受鼓舞,督促我们勇攀科学高峰,做出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郑毅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全国高校加快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流动机制,科学设置人才评价周期,坚持开展分类评价,高校的人才能量得到释放。

  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攻关

  “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开展研究的,是学校为我们搭建起的优质项目平台”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陈云敏院士牵头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整体土建进度将于今年完成。这项装置通过模拟超重力,构建从瞬态到万年时间尺度、从原子级到千米级空间尺度的实验环境。

  据介绍,该设施的三台离心机主机多项技术指标国际领先,主机技术负责人是青年研究员汪玉冰。“能够参与到‘国之重器’的研制中,我们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开展研究的,是学校为我们搭建起的优质项目平台。”汪玉冰说。

  不用盲目申请基金和项目,每年有三四名像汪玉冰这样的青年研究人员加入团队,边开展建设、边出成果。项目平台的建设,实现了学科、人才、科研的深度融合,为人才全面成长进步提供了建功立业的舞台。

  “在‘双一流’建设中,学校以高能级平台建设为抓手,将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大成果、大贡献作为提升科研品质的必由之路,系统谋划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探索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校领导联系制度,以创新机制推进科研攻关,不断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表示。

  记者同时了解到,学校还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启动实施“面向2030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前瞻布局和重点发展一批会聚型学科领域及交叉研究方向。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历时17年,通过全球合作与图像数字化汇聚,全景式再现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我国首台神经元数量突破亿级的类脑计算机问世,致力于建立引领未来新型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促进传统研究方法与新型研究方法互鉴互融,近年来浙江大学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交叉研究成果。

  “加强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加强对交叉学科群和科技攻关团队的支持,才能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国高校加快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和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攻关,给予人才充分支持和信任,更多人才从国家科技创新主战场上涌现出来,从高校科技创新主力军中成长起来。

  推进党建与业务相融合

  “从老师身上,我理解了心怀祖国、服务人民的意义”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绿色办奥作出积极贡献。而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的储氢罐,得益于浙大能源工程学院郑津洋院士团队研发的技术。

  该团队从2002年开始持续聚焦高压氢脆防控和氢气安全高效储存两大世界难题,将我国大容量固定式高压氢气储存装备技术推至国际领先水平。

  能源工程学院教授施建峰2006年本科毕业后,便加入郑津洋院士团队学习工作。“郑老师是一名共产党员,从老师身上,我理解了心怀祖国、服务人民的意义,也深刻感受到,越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研究,越是要能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扎根一处、追求真理、不骄不躁、永不言弃,应当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坚守。”施建峰说。

  不断推进党建与业务相融合,是浙江大学引导师生扎根大地、服务国家的重要举措。学校把做好人才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以及大思政课的育人作用,增强师生立大志、干大事的信心,进一步促进科研创新。

  即将毕业的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家豪,过去两年一直与导师楼兵干奔走在新疆库尔勒的田间地头,在当地开展枝枯病防治研究与推广工作。

  枝枯病是梨、苹果等蔷薇科植物上的一种细菌病害,被果农视为果树“癌症”。2019年起,楼兵干持续3年挂职攻关,与团队一起找到了防治枝枯病的解决方案,扭转了当地病害肆虐的局面。

  张家豪说:“在一线搞科研,才能真正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成就感,感受到我们的技术被大家需要的幸福感。”为了更好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张家豪决定毕业后去新疆,继续从事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在125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频共振。”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表示,面向未来,学校继续心怀“国之大者”,奋力“走在前列”,以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为导向,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迈出坚定步伐。

  “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高校将继续勇担重任,不断释放基础研究、科技创新的潜力,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采访中,多位高校负责人谈道。

  (记者 丁雅诵 柯溢能参与采写)

版权所有 © 科智网 备案号:京ICP备19044848号-1 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QQ:103749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