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城市

探秘衣食住行里的低碳“黑科技”

发布时间:2021-09-06 16:59:37  来源:新华网  发布人: 阅读量:

  “玉米、高粱、秸秆都能用来制造衣服。”听到这样的说法,或许你会认为这是个玩笑。然而,依托合成生物技术,这些已经成为现实。

  山西综改示范区的展厅内,陈列着柔软多彩的服装布料,还有用这些布料制成的衬衫、训练服。

探秘衣食住行里的低碳“黑科技”

  图为上海凯赛生物技术公司通过合成生物技术生产的“绿色尼龙”。(受访者供图)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公司副总裁臧慧卿说,相比传统化工工艺,从玉米、秸秆里提取出“绿色尼龙”,可大幅减少碳排放量。

  去年10月,山西合成生物产业生态园开工建设;今年2月,合成生物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在太原揭牌。煤炭大省山西正在发力合成生物产业,并将其作为低碳发展的路径之一。

  食:“固碳高手”微藻变身功能食品

  太谷饼是山西省的一种传统名吃。日前,一款被赋予“灵魂”的太谷饼“火”了,饼中添加了1%至2%的藻粉,味道更鲜美。藻粉是由螺旋藻和小球藻等微藻磨制而成,除了作为食品添加剂提鲜,还是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保健品。

  你绝对想不到,这些微藻竟然是可以用火电厂、焦化厂排出的尾气饲养的。在山西省晋中市的烟气微藻固碳减排实验中心,一套完整的工业烟气减排系统末端耦合连接着一套微藻自动化培养装置,净化处理后的烟气进入装满培养液的试管中,微藻随着水泡不停翻滚。

探秘衣食住行里的低碳“黑科技”

  图为山西恩懿生物科技公司培育的微藻。(受访者供图)

  “微藻固碳效率比普通植物高10倍以上,可以高效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下转化为生物质。”山西恩懿生物科技公司总裁张亮说。

  目前,这一技术已经走出实验室,顺利通过中试,正在一家焦化企业进行量产应用。张亮说,这改变了排放企业在烟气治理上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现状,可以为排放企业创造新的经济价值。

  住:看上去像一团烟,却能隔千度高温

  一把丁烷喷枪,对着1厘米厚的气凝胶毡,喷吐出1000摄氏度的高温火焰,几分钟后毛毡背后的鲜花却毫发无损,手摸上去只是略感暖意。这是记者在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的“山西智创城NO.7”看到的一幕。

  华阳新材料集团研发人员江旭波说,绝热毡的秘密在于他们与深圳一家企业合作生产的气凝胶材料。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看上去就像一团烟,却是绝佳的隔热保温材料,1寸厚气凝胶毡的隔热性能相当于25块左右的普通玻璃。

探秘衣食住行里的低碳“黑科技”

  图为华阳新材料集团使用气凝胶材料制成的建材浆料。(受访者供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西各地高速路口的防疫卡点陆续用上了“气凝胶零耗能小屋”,冬暖夏凉,为基层防疫人员提供保障。最近,这种新型气凝胶材料还被用于城市老旧小区改造。“2毫米厚的气凝胶材料,相当于50毫米传统材料的保温效果,寿命也更长。”山西阳中新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温孝忠说。

  行:火电厂烟囱里冒出“新材料”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但也可以转化为巨大财富。”山西清洁碳经济产业研究院院长宋维宁拿着一瓶黑色粉末告诉记者,“这是我们从大唐云冈热电厂的烟气里提炼出的碳纳米管新材料,这种材料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电极材料。”

  在大唐云冈热电厂,排出的烟气顺着蜿蜒的管道进入捕集设备,经过冷却、吸收等多道程序,成为高纯度的液态二氧化碳,最终转化为碳纳米管及其下游产品。

探秘衣食住行里的低碳“黑科技”

  图为山西清洁碳经济产业研究院从电厂烟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成品。(受访者供图)

  “碳纳米管就像工业里的‘调味品’,提升产品性能同时还能节省成本。”宋维宁说,碳纳米管被视为卷成管的石墨烯,具有异常的力学、电学性能,是新能源行业急需且供不应求的原料。

  今年3月,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生产线产出了第一批产品,并提供给天津力神电池公司试用。目前,山西清洁碳经济产业研究院已经与多家锂电池厂建立联系。“技术创新不仅减少了温室气体,还开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宋维宁说。


版权所有 © 科智网 备案号:京ICP备19044848号-1 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QQ:1037495047